作为教育界人士,从事教育职业多年,十分关注中国教育的发展情况,中国的教育弊病颇多,有许多无奈,也有许多可喜的成就。
广东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广州胜利闭幕,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系列报告,其中关于教育的议案数量超过往年。不少代表就中国的教育现状比如西部教育欠发达,办学经费不够,教师工资水平低,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跨省高考问题,民办幼儿园管理问题,名校私下特招问题等,表示忧虑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其中讨论最热烈的为: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和推进民办教育。
对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人大代表佛山市第一中学校长谭根林提出的第一个建议是:推进小班教育。
他说:目前社会经济告诉发展,如果要使教育内涵得到发展的话,它就必须从大范围到小范围再进行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广东省制订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到2020年)都提到了小班化教学,广东省明确说了是要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行小班化教学。
广东省实行小班化教学面临着一个编制问题,因为广东省编办以前规定过,像高中的生师比是12.5:1。如果进行小班化教学的话就必须突破这个比例,不突破这个比例没办法进行。
谭根林又说:目前广东的学校数量相对固定,但是每年都会新增许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子女跟当地人的子女一样都是自家兄弟姐妹,我们也应该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提供教育机会。对此,学校的小班教育又面临第二个难题,所以我在提案中强调:发展民办小班教育,民办一对一教育。发展民办小班教育和一对一教育既能够缓解学校小班教学压力,又可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另外给现在的家长和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
我通过许多途径了解到,中国的教育体制目前依然存在着许多弊端,迫使一些高学历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才俊另谋职业,其中的许多人进了民办教育机构工作。他们的知识素养和才华不会输给学校老师。由此可见,通过支持民办小班教育和一对一,真是一举多得。比如扎根北京的巨人学校、学而思教育集团,深圳本土深耕小班教育一对一教育的品善教育机构,做英语专业教育的新东方、山木培训等等,这些民办学校的蓬勃发展是时代所需。
教育界代表代表杨冉说:一个地区也好,一个城市也好,它的产业要转型升级,离不开人才的聚集,但人才如何去选择一个城市留下来,就离不开他的小孩去哪读书的问题。作为国际的高端人才,或者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他们的小孩更多会选择民办学校,所以一个地区的民办学校到底办得怎么样已经成为一个地方去招才、引才、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的参数。
教育关系到人们的幸福,中国的教育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放宽民办教育的限制,充分调动民营资本的积极性,扩大孩子受教育的机会;尊重民办教育,摒弃教育歧视,对公办教师和民办教师一视同仁,对本地子女和外地子女一视同仁;把握小班授课趋势,鼓励和督促民办学校,争取尽早实现一对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