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考,面对人生中第一次较大的挑战和选择,大部分学生均会表现出恐慌、无助和焦虑。考生在最后冲刺中,除了进一步对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巩固基础、提升能力外,关键还要加强“心理”装备。
张女士说,平时女儿很懂事,学习成绩也不错,可最近总是无缘无故发脾气,我看到她那样子,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母女俩经常闹僵,也不知症结所在。大部分家长表示,孩子面临中考,家长也会紧张,就怕孩子在冲刺期间不够努力,考试时发挥不出正常水平,言语和表情难免会表现出焦虑,情绪波动也会很大,无形中就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
有这样几个案例:
1、全程陪同。考前几天,小丽在家复习。每逢这时,妈妈便会坐在她的对面,一会“小丽,要水吗?”一会又泡杯咖啡递过来,有时还煎两个荷包蛋放在桌子上。“看书就看书,妈妈又递这递那的,一看到她那眼神我就紧张。”
点评:紧紧盯着只会加重孩子心理负担,尤其是看到家长充满期待的眼神。应该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安静的环境。
家长在跟孩子说话时还应注意沟通的艺术,了解考前学生最不希望家长对他们说些什么。
忌语一:去年谁家的某某考上了某某重点,你像他一样就好了。
忌语二:“关键就在这次考试,你一定要好好把握!”
忌语三: “你一定要好好考,可要为父母争口气,全家就止望你了。”
忌语四:“好好复习,考时来个超常发挥!”
忌语五:“什么事都不要你做,你只要好好复习就行了。”
忌语六:“孩子!你千万不要紧张”。
不是您说他不紧张他就真的不紧张,经我们调查与研究,很少有人能接受这样的否定判断。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 “千万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球大多会掉进水里。
忌语七:你们班某某同学这次模拟考试考了多少分?考生非常反感家长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总之,您在给孩子创立整洁、安静、明亮、独立的学习空间的时候,还要努力营造合谐、温磬的家庭氛围,可以说构建有效的家庭支持系统对考前学生是至关重要的。